有关美国国务卿科林.鲍威尔是否会走人的传言15日终于尘埃落定。白宫以公布鲍卿辞职信的方式表明,总统布什接受了鲍卿的辞职请求。根据美联社等多家媒体的最新消息,布什已决定让自己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康多莉扎.赖斯接替鲍威尔。
在写给布什的辞职信中,鲍威尔说:“正如我们这几个月所讨论的那样,我认为现在(总统)选举已经结束,我也该从国务卿的位子上退下来了,回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因此,我辞去第65届国务卿职务并在您首肯时生效。”
白宫发言人斯科特.麦克莱伦表示,现在公布鲍威尔和其余3人的辞职决定并不意味着他们马上就要卸任。
对于鲍威尔是否会在布什明年1月宣誓就职,开始第二任前走人,麦克莱伦说:“我预计,他会在参议院批准继任者前一直工作在岗位上。”
按照原先计划,鲍威尔下周还有不少出访任务,包括出席在智利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和在埃及举行的伊拉克问题国际会议。
鲍威尔说:“我期望在离开前充分履行国务卿的职责。我会一直辛勤工作到最后。”
鲍威尔的辞职决定虽然来得突然,但却并不意外。有关他不会陪布什干满第二任的传言在华盛顿官场上流传已久。
在外界看来,作为美国历史上首位黑人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军人出身的鲍威尔却是本届布什政府中稀有的“鸽派”,因此与副总统迪克.切尼和国防部长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等“”人物早有隔阂。
在一系列国际问题上,鲍威尔都主张通过谈判和接触解决,只有在至关重要的国家利益面临危险时,美国才应该通过武力来解决,一旦动武,就应该以压倒性的力量实现明确的目标。这已被媒体标注为“鲍威尔主义”。
但在“”云集的布什政府,所谓的“鲍威尔主义”并不吃香。“9.11”事件发生后,鲍威尔的首要任务就是争取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向宣战。本可以在国际舞台上有所作为的鲍威尔却在接踵而至的伊拉克问题上与“”代表人物拉姆斯菲尔德产生了严重分歧,他的“鲍威尔主义”更被布什抛于脑后。
然而,军人的天性却让鲍威尔始终不折不扣地执行布什总统发出的指令。最让人记忆犹新的事例是2003年2月5日他在联合国安理会的讲台上为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进行辩护。虽然有心争取国际社会支持,但却无力。
从卫星照片到谈话录音,鲍威尔拿出种种证据,以前萨达姆政权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来证明美国动武的正当性。然而,从2003年3月20日伊拉克战争爆发到他宣布辞职,美国也没有在伊拉克境内找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影子,倒是中央情报局当初向他提供的证据已被证明有误。
早在那时就传出一种说法,鲍威尔有意只在美国政府首席外交执行官的位置上呆满一届4年任期,无意耗费更多功夫。
鲍威尔的离去让他空下的位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麦克莱伦在公布鲍威尔辞职消息时并没有道明谁会接任。
路透社援引来自共和党内部的消息说,赖斯很可能是接替鲍威尔的不二人选,而赖斯的副手斯蒂芬.哈德利则会接替赖斯的位子。其后不久,美联社和法新社均援引匿名消息来源的话说,布什已经决定让赖斯接鲍威尔的班,并且很快就会公布。
自2001年1月以来,赖斯就一直担任布什的国家安全顾问。在总统的助手中,除白宫办公厅主任安德鲁.卡德,就属赖斯跟随布什的时间最长,两人的私交也甚厚。
在发动伊拉克战争问题上,赖斯一直坚定地站在布什左右。在布什竞选连任期间,赖斯也频频出现在布什身边,而且赖斯还经常与总统夫妇前往戴维营度周末。在14日赖斯50岁生日上,布什和妻子劳拉都有出席。
今年4月,赖斯接受了“9.11”事件独立调查委员的质询。在为布什政府进行辩护时,她那咄咄逼人的气势至今仍让人记忆犹新。
与鲍威尔相比,赖斯更倾向于“”。先前,她一直被认为是接替拉姆斯菲尔德国防部长一职的可能人选。
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说:“鲍威尔先生展示出了对我们国家的理解,为增进友谊做出了很多努力。我衷心地对他的努力和成就表示尊敬。”
英国外交大臣斯特劳称赞鲍威尔在“世界形势最为艰难和动荡的时期”成功实现了“从伟大的战士到伟大的政治家和外交家”的转变。
法国外长巴尼耶说,鲍威尔“从不骄傲自大”,一直“致力于解决我们共同关注的问题”,是“真正的外交事务专家”。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章启月16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美国国务卿鲍威尔任职以来曾多次访华,为推动中美关系的改善和发展做出了积极努力,中方对此表示赞赏。(综合新华社电)